上海瑞玢在本次實驗選取了三種不同的雪糕樣品。文中提到的“室溫"為夏季空調房室溫(28℃左右),室溫靜置10 min后,樣品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融化。首先登場的是口腔消化系統。口腔是享受好食品的“第一關"。在口腔里,食品與口水接觸,經過咀嚼,混合,形成食團,然后被滿足的吞咽。
首先模擬了口腔消化,在同樣的唾液量和咀嚼時間下,輕牛乳的“食團"更粘稠,但咀嚼后的分散程度與大布丁無明顯差異,口腔消化結果如圖所示。“第二關"是胃消化。食團由食管進入胃內,胃的主要功能是儲存、混合、研磨,并將胃消化后的食糜通過幽門排入十二指腸。由于口腔主要是唾液淀粉酶對糖的酶解,所以蛋白質的酶解往往是從含有胃蛋白酶的胃內開始的。本次試驗是直接將1cm3的樣品在室外靜置10 min后,直接“進食"到DIVHS的胃模型內。
在相同的條件下經過30 min的模擬胃消化后,胃排空進入十二指腸的樣品和胃內殘留的樣品如右圖2所示;在模擬胃消化的前期,內窺鏡記錄下了他們在胃內的融化差異,鐘薛高大約15 min內融化,大布丁7-8 min,而老冰棍僅2-3 min(胃模型內的融化視頻如下所示);并在同消化條件下對比了三種樣品的胃半排空時間,結果顯示鐘薛高>大布丁>老冰棍,但差異不明顯。他們的固含量和胃內融化時間趨勢一致,可能是由于固含量導致溶解差異,從而對胃排空略有影響。